如果债务问题有好的解决方案,重组山西中宇对太钢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原煤产量继续保持高水平增速进一步放缓近年来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大幅增长,一批大型现代化高效矿井纷纷上马。1~5月份,累计完成火电发电量13746.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今年1~5月份,水泥产量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通过资源整合,关小建大,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是行业发展的既定方针。因此,从3月末开始,秦皇岛各煤种价格快速止跌回升,这段时间秦皇岛各煤种价格每吨分别上涨65~95元不等。其次,来自蒙古、俄罗斯的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累计完成原煤产量130458.5万吨,同比增长20.6%。
之后,由于秦皇岛煤价小幅回调并逐步走稳,大同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每吨也小幅回落10元,然后趋于平稳。以阳泉无烟中块坑口价为例,数据显示,年初时价格为775元/吨,到了2月份上升至810元/吨。今年6月,韩国资源公司与浦项制铁组成的财团,已经以5976万元收购了包头永新稀土公司总计60%的股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昨天表示。目前,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资长期对这些技术进行封锁。国外企业正加紧开发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但真正形成产业并非朝夕之功。据包头当地官员透露,由于项目投资过程当中缺乏资金,而浦项恰有意向投资中国稀土产业,两家公司一拍即合。
外资转型今年之前,由于政府没有特殊政策规定,国内一些地区允许外资在当地投资稀土分离企业。相比于资源丰富的美国,资源匮乏的日本和韩国,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办法解决资源问题。
一些外资企业担心派往中国的人才被挖走,最终技术被中国国内企业学到。这是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其中就有几家是外资企业。最近几年,中国的稀土资源优势及生产成本优势,加上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鼓励,导致国外稀土荧光粉生产不断向中国转移。
张忠表示,以美国Molycorp公司投资的Moutain Pass稀土项目为例,这个项目预计投产时间最早也要到2011年,产能为1万吨左右,到2013年希望将产能提高到2万吨左右。基本已经停止生产的美国企业也在试图恢复稀土生产,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些外资企业正是通过这些深加工的产品,最终出口到国外,进而加工成自己需要的产品。2009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为12.73万吨,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
中国最大的稀土买方日本三井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三井也正在寻求在包头投资深加工领域这块。到目前为止,国外在中国建立或拟建的合资、合作或独资稀土荧光粉生产企业共有6家。
昨天,有22家企业与包头稀土高新区进行签约,计划在包头高新区投资稀土深加工项目。但是一些外资也有一些担心,并不太愿意在中国投资深加工。
包钢稀土(600111.SH)总经理张忠告诉本报。每年,中国稀土产品90%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国及欧洲地区,其中出口到日本的数量最多,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50%左右。由于中国控制稀土出口量,引发了一些国外担忧。现在,已经不允许外资投资国内稀土分离企业了,只能在国内投资深加工领域。电子、通信、汽车产业发达的韩国亦考虑在中国投资稀土深加工。5年以后,全球的稀土需求量预计在20万~21万吨,中国国内需求量也在13万~14万吨。
国内产量增幅有限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稀土深加工领域,是因为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稀土产量和出口量都不会有过快增长,而全球稀土需求量却不断攀升。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赵增祺告诉本报,国外稀土荧光粉生产将继续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将收紧稀土原料的出口,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通过其他途径从中国购买稀土。
赵增祺表示,尽管国外也有含中重稀土的矿藏,但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中重稀土的配分以及采选冶的难易程度,都无法与中国的离子型稀土矿竞争。后者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有一个钕铁硼微晶合金及钇镁合金深加工项目。
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在中国地区投资稀土分离企业,将初级产品出口到其所在的国家或其他地区,进一步提炼。包头当地一位官员告诉本报。中国希望外资在国内投资稀土深加工,一方面是希望将更多的附加值留在中国国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国外企业正加紧开发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但真正形成产业并非朝夕之功。
2009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为12.73万吨,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同时三井还在组织日本国内其他企业联合在中国国内进行投资。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昨天表示。一些外资企业担心派往中国的人才被挖走,最终技术被中国国内企业学到。
5年以后,全球的稀土需求量预计在20万~21万吨,中国国内需求量也在13万~14万吨。包钢稀土(600111.SH)总经理张忠告诉本报。
赵增祺表示,尽管国外也有含中重稀土的矿藏,但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中重稀土的配分以及采选冶的难易程度,都无法与中国的离子型稀土矿竞争。目前,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资长期对这些技术进行封锁。国内产量增幅有限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稀土深加工领域,是因为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稀土产量和出口量都不会有过快增长,而全球稀土需求量却不断攀升。上述日本三井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日本企业最需要的是中重稀土,这些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离子型矿区。
由于中国将收紧稀土原料的出口,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通过其他途径从中国购买稀土。到目前为止,国外在中国建立或拟建的合资、合作或独资稀土荧光粉生产企业共有6家。
中国最大的稀土买方日本三井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三井也正在寻求在包头投资深加工领域这块。但是一些外资也有一些担心,并不太愿意在中国投资深加工。
包头当地一位官员告诉本报。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